LOADING

加载过慢请开启缓存 浏览器默认开启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0. 引言

此文章为曼昆(N. Gregory Mankiw)《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第7版读书笔记。其中,这样子的词代表专业概念,我会用阅读时的知识架构用自己的话(或是书本原话,如果我觉得没有更好的表达方法时)试着解释,请不要当作教材学习喵🐱。


1.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经济学概念

经济学 - 假设人都是贪婪的前提下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
稀缺性 - 资源一定是有限的,人类欲望一定是无限的,两者之间一定存在矛盾
效率 - 从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
平等 - 社会成员平分经济成果
机会成本 - 为了得到某些东西而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 - 通过合理手段全力实现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 - 对计划的微小调整,可增可减
激励 - 某人做出某行为的原因

经济学十大原理

  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 想得到某东西,都必须放弃某东西
  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 所放弃的那个东西,就是机会成本
  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 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理性人才会采取这个措施
  4.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 当人们看到实打实的收益或确凿的亏损(也就是激励)时,人们会做出反应
  5.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 贸易使每个人(公司或国家)可以进行自身最擅长的活动,同时可以享有他人带来的更多物品与劳务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 市场=企业决策+家庭决策,价格+个人利益=>合意
  7.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的结果 - 当市场本身无法自然调配资源分配情况时,政府的干预有助于市场恢复稳定
  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 - 生产率 = 生产的物品数量(每小时)服务数量(每小时) 的差别。生产率的增长率 决定了 平均收入的增长率
  9.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涨 - 货币数量增加=>货币价值下降=>物品贬值
  10.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 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底;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

2.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为了更容易的研究,经济学家会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或是只有两种产品,来更好的理解现实中复杂的情况。

循环流量图

循环流量图 - 简要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家庭企业之间流动的宏观经济学模型

两类决策者:

  1. 家庭
  2. 企业

两种流向(两种循环):

  1. 实物流 - 家庭提供生产要素 -> 企业获得生产要素 -> 企业生产产品 -> 企业提供产品 -> 家庭购买产品
  2. 货币流 - 家庭获得收入(工资) -> 家庭用收入支付支出 -> 企业获得收入(销售额) -> 企业用收入支付报酬

两个市场:

  1. 物品与服务市场(家庭是买者、企业是卖者。企业提供工资、租金、利润等要素报酬
  2. 生产要素市场(企业是买者、家庭是卖者。家庭提供劳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

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 - 假设可以得到的生产要素与技术均固定时,一个经济体所能生产的产品的产量的组合图

当经济体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生产时,代表有效的生产水平;当经济体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生产时,代表没有充分利用所有可供利用的资源;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外的区域经济体无法达到,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同时,经济体不可能同时保证两种产品的量产。当技术进步时,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往外扩张,代表了经济体所能生产的总量增大。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 研究对象为单个家庭以及单个企业(生产者)。研究内容为单个家庭如何利用有限的货币收入购买商品以获取最大满足,以及单个企业(生产者)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和劳务获取最大利益
宏观经济学 - 研究对象为
国民经济总体
。研究内容为经济宏观整体问题,如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变动等

两者息息相关,出发点却不一样,所以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3.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绝对优势 - 当一个生产者生产一种产品所需投入较少,则可以说该生产者在生产该产品上有绝对优势。劳动时间也算投入的一种,这时效率最高者有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 - 当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产品,则可以说该生产者在生产该产品上有比较优势
机会成本 - 假设某种资源在某用途上能获得收益,且该收益最大为X。为了将这个资源用于其他用途而放弃的收益X称为机会成本。

全球经济下,国家和个人之间会选择相互依存贸易,是因为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贸易解决由于稀缺性引起的问题。这里的专业化贸易的好处是由比较优势带来的。

比较优势机会成本: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是另一种物品的倒数,所以同一个人不可能在生产两个物品上同时拥有比较优势
贸易价格:卖者可以以高于其机会成本的价格出售,买者可以以低于其机会成本的价格买入,双方均可获益。
各国之间的贸易遵循比较优势原理:美国生产粮食的机会成本低(土壤肥沃)而日本高,故美国应向日本出口粮食以换取日本进口的汽车。


update coming soom…